“互联网+”时代政府配置资源方式创新与监管研讨会在京成功举行
时间:2017-09-25

2017年9月25日,公共资源配置中关村论坛 “互联网+”时代的政府配置资源方式创新与监管研讨会在中央财经大学成功举行。会议旨在探讨如何全面深刻理解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和具体要求,深入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交易平台体系配置方式以及加强监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会议形成了《公共资源配置中关村建言》,将向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提交。

会议由中央财经大学公共资源配置政策研究中心和中关村新时代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促进中心共同主办,易招标与平安银行协办。深度参与国家公共资源和政府配置资源政策研究和文件起草工作的资深专家,四川省、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菏泽市等公共资源和政府配置资源方式创新改革典型省市代表,部分省市发改委、第三方交易平台监管机构、第三方交易平台中心等实践部门代表、第三方交易平台运营商代表,国家行政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学界知名专家学者等50多人出席了研讨会。

研讨会围绕公共资源配置改革的发展方向、政府配置资源的创新实践,以及在“互联网+”背景下第三方交易平台平台配置方式创新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会议还就中央财经大学承担的国家发改委课题“加强和改进第三方交易平台事中事后监管的对策研究”工作进行了专门讨论,并发布了公共资源与政府创新政府配置方式创新中关村建言,提交国家决策部门参考。

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新时代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促进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贾康研究员,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创新政府资源配置方式专题研究课题主持人时红秀教授,四川省政府服务和第三方交易平台服务中心杨娟主任,中国改革报社社长、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原副司长宋葛龙先生、中央财经大学公共资源配置政策研究中心主任、PPP治理研究院院长、法学院曹富国教授发表了主旨演讲。会议由曹富国教授主持。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尹飞教授和中关村新时代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促进中心理事长王德忠先生致辞。

 公共资源配置改革应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新时代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促进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先生则指出,公共资源虽然可以有多种划分方式,但无论怎样都需要合理的公平竞争机制;即便是纯公共产品,也可以探索通过创新市场机制或与PPP机制对接。他认为,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是为了让资源的配置有效,还需结合政府的有为和有限作用组合使用。

“交易方式的变革,很可能对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变革引发一些突破性的研究,这是毋庸置疑的。”国家行政学院经济部教授、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创新政府资源配置方式专题研究课题主持人时红秀教授在发言时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实前面还有一句:大幅度减少政府直接配制资源的数量。它在中央的改革规划和任务清单中非常靠前。然而,政府配置资源的多种方式当中,并没有第三方交易平台平台这一项。第三方交易平台平台和互联网本身并不是资源配置方式,仅仅是政府配置资源的具体实现手段。”他还警告说:“实际上,政府的一些“创新”实质上是在扩大和增加政府配置资源的数量,而不是大幅度减少。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现象。”

曹富国教授认为,源自于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市场化机制的改革正在形成两股改革洪流,汇集到我们今天的“采购政府”的时代,使我们进入了一个需要进行全面综合性大变革的时代。一股沿着招标投标、政府采购、代建制、有形建筑市场、第三方交易平台平台一直到今天的政府配置资源创新改革。另一股沿着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特许经营到今天的政府购买服务、PPP等。前者,沿着政府配置资源的市场化机制、组织形式,一直探索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这一理论和实践重大问题。后者,主要是市场化采购方式的创新,实现从传统采购向PPP这一高级和创新形态的采购方式转型,最终也同样触及到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这一理论和实践重大问题。我们正处在一个全面综合性改革的伟大时代。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探索市场机制的边疆;同时,也不断创新包括第三方交易平台、PPP在内的新型市场化采购手段和资源配置方式。

创新公共资源配置的监管方式

四川省政府服务和第三方交易平台服务中心杨娟主任在主旨演讲中重点介绍了四川省在公共资源配置改革与监管中的创新经验。

四川省在2014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第三方交易平台平台建设的意见”,明确建立健全了第三方交易平台综合监管机制。省中心在工作中以闭环式监管为关键,着力推进监督机制的改革;以电子化监督为重点,加快推进监督方式的创新;以多元化监督为支撑,构建监督的新格局。杨娟主任认为,四川省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创新监督、监管机制和方式;重点围绕加强和完善信用监管,协同监管、动态电子监管全过程监管,进一加快第三方交易平台电子监督的平台建设,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建立健全部门协同监管的工作机制,加强完善第三方交易平台监管的制度体系建设。

湖北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丁贵桥就创新监管方式进行发言。他指出,目前的监管体制、监管方式和制度都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监管方式不合市场逻辑,如一些政府部门既是买方,也是行业管理方,又是监督方;二是缺少客观的监督主体,也就是公正的、第三方的监督主体;三是缺乏权利制衡。四是缺乏统一规范的监管平台,第五是缺乏社会监督的机制。这些都要靠市场化改革来解决。

“互联网+”倒逼政府改变行为方式

“在‘互联网+’的时代,政府行为方式面临一系列改革的要求。”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尹飞在致辞中指出,“行使国家所有权,要的是一个公平竞争的结果,要的是程序的公开透明、公正。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我们无需再借助传统的交易场所来实现,当然这对监管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经济学家贾康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计算机和互联网对公共资源配置会产生革命性的作用,因为它们具有全程留痕、公开透明、不讲人情等特点,可以倒逼阳光化、规范化,推动出台符合社会公平正义原则的制度。

曹富国教授认为,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是我们这个伟大变革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可以颠覆政府传统配置资源的方式。他举例说明,有个城市在用PPP的方式为市民采购共享单车,光调配中心建设项目就要花上千万纳税人的钱,但互联网技术可以为老百姓省去这笔钱,而且市场就可以提供共享单车,政府甚至根本不用去采购共享单车。政府采购/第三方交易平台中心作为政府的交易专家,更要善于利用市场机制和市场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来提供公共服务。

时秀红教授则指出,第三方交易平台平台不要政府关起门来自己搞,而是要充分利用市场上现有的第三方平台,在这些平台上搞交易、清算、交割。政府的作用就是监管好,而不是自己养一批人放在那里。

中国招投标协会专家、易招标CEO张利江的发言正好印证了时秀红教授的观点。他介绍了基于互联网的第三方交易平台生态系统以及三类主体建设的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的实际运行情况,并从多个维度对三类平台做了比较分析:在检测认证通过比例方面,第三方平台、央企平台明显高于交易中心平台;在建设周期方面,第三方平台表现最为突出;在实际应用方面,央企平台的应用最为深入、全流程电子化比例最高;在投诉通道设置方面,从整体看有待加强,但第三方平台的比例相对最高,交易中心平台的比例最低;在与公共服务平台对接方面,表现最积极的是第三方平台,央企平台居其次,再次是交易中心的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等地在开展第三方交易平台和监管方面,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山东菏泽不仅真正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操作,而且推出闭环监管、电子化监管等创新方式,成为“互联网+招标采购”和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建设运营的新范例。山西、河北等地的发改委官员,也在会上分享了自身贯彻“放管服”,充分利用第三平台推进全流程电子招投标的经验。平安银行则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探讨了各类金融服务如何促进第三方交易平台市场化配置的设想。

公共资源配置中关村建言

与会者经过充分的讨论,就三个方面形成了普遍共识。

第一,有必要对第三方交易平台平台的资产及运营现状组织调研和评估,界定公共资源的范围,准确定位平台的职能,充分发挥其公共服务作用,依法清理平台收费项目及相关文件;在市场化取向进一步明确的新的政策环境下下,各级政府应慎重决策新建交易场所和交易系统。

第二,第三方交易平台场所以及交易系统建设运营,应采取竞争性手段、坚持市场化发展的原则。各级政府部门和第三方交易平台中心不得借其行政权力或影响力,非法干预、限制具备能力的市场主体依法建设和运营交易场所和交易系统。

第三,各类市场主体应自觉履行公共资源平台整合的法定义务,发挥各自专业及管理优势,以促进国家统一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平台整合实现。

此共识将由会议主办方向国家有关部委提交,为其制定第三方交易平台平台政策时予以考虑,以期进一步促进第三方交易平台平台加速整合和健康运营。

联系我们Contact Us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