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初心、难点和看点

国企改革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但自2018年以来,这个话题又被赋予了新内涵,所以今天我想结合新形势的变化跟大家谈谈我对国企改革的一些看法。

前不久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提出:“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代,深化国企改革的中心地位”,为什么说国企改革具有如此高的地位呢?我自己的理解,其中包括以下四点原因:

第一:国有银行占据绝对支配地位,直接决定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所有国有企业中,最大的国企就是国有银行,国有银行的改革直接决定了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

第二:国企“竞争中性”问题已成为当前中美贸易冲突的核心。今年的贸易战引起了诸多关注,实际上贸易冲突一个非常核心的因素就是:在美国和欧盟这些高度市场化的经济体来看,大量的国有企业会带来不公平竞争。   

第三:国企改革是能否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所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但可能由于国企的某些问题导致很多情况下市场力量无法发挥,所以国企改革直接决定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能否实现。

第四:国企改革具有意识形态敏感性,具有风向标意义。国企改革话题比较敏感,因为它不仅涉及到企业、经济,同时涉及政治问题,具有风向标意义。

从国际层面讲:国外认为在过去十五年中,虽然我国经济增速很快,但很多改革领域例如国企改革并未取得很大进展,越来越多的资源分给了国有企业,无法让人相信我们正在走向让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从国内层面讲:1、新一轮的‘国进民退’已经导致民企严重的信心危机,大型民营企业包括大型上市公司都遭遇了困难;2、国企过度扩张意味着银行不良资产的涌现;3、中央意识到:中国经济必须走向创新的增长模式,但是国有企业目前的体制机制和创新是无法兼容的。

所以,无论从国际角度还是国内角度层面,国企改革都是一个非常紧迫的话题。在过去几年,国企改革在好几个方面都引起了较大争议:

1、限薪。有人认为国企领导就是官员,不该拿高薪。但如果把国企领导当成官员,那我们的改革就退步了,所以我认为国企领导限薪与现代企业规律不符,应当要给予其合理的激励、奖金等才行。

2、党委会与董事会。八九十年代改革的一条主线就是推动政企分离,但近几年党委在国企中又开始恢复领导核心地位,这样的变化导致国企又恢复到政企不分甚至党企不分的格局。

3、国进民退。国企获得了较多的市场资源就出现了国进民退的结果,但这不一定是中央刻意推动造成的,很多时候取决于天然的体制因素。

吴敬琏先生最近出了一本书,书中提到:尽管“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已经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但市场经济取向与回归统制经济模式之争不会就此消失。改革开放将继续呈现巨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如果缺乏清醒的认识,基于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全面深化改革之路将举步维艰,甚至有半途而废的风险。我想过去几个月出现的问题,证明吴老这一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国有企业问题到底在哪里?国企改革到底改什么呢?

我认为国企改革主要着力解决四个问题:

一:预算软约束;预算软约束就是国有企业借了债可以不还,国企负债高可以不倒闭,这样就会对市场的资源配置带来严重的干扰。

二:政企不分;国企到底以什么为目标?过去讲让国有企业市场化,就是说国企和民营企业都是为了利润,但事实上国企在投资时,更多地考虑的是政府意图和政治表现而非利益。

三:腐败与低效率;因为对国企高管没有给予足够的激励,于是出现了大量的腐败事件。

四:不公平竞争;有关部门对于国企是欢迎的,但是对民营企业就是给你一个卷帘门、玻璃门和旋转门。

 

我们的国有企业改革下一步的任务是什么呢?针对国企存在的问题,我想有这么几个目标:反行政垄断;政企分开;竞争中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于这样的改革,我想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给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顶层设计,第一,我们要推动混合所有制,让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层面发生质的变化;第二,我们要从管人管事管资产转到管资本,国有股东只在乎投资的回报率;第三就是打破行政垄断。如果能够落实这三点,我觉得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应该能够取得比较大的实质性突破。

最后我想对下一步的国企改革,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一:混合所有制要从形似走向神似。

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改革非常重要的突破口,但是必须从形式走向实处,比如联通搞了股权结构改变,改变之后,到底谁说了算,董事会?党委会?

二:管资本——政府灵魂深处的革命

不要在乎这个国有企业股权比例是51%还是41%,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这个国有资本的回报率是多少。

三:回归以董事会为核心的现代公司治理

股东的权利仅限于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回归以董事会为核心的框架。

四:依法治企

所有的股东必须遵守公司法,包括国有股东和政府部门,不能直接干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

五:国企高管须“去行政化”

国有企业的高管应该市场化,给予市场化待遇。

六:按照OECD竞争中性原则进行对标

OECD有八项衡量标准,我们应该按照这些衡量标准一一对照,发现不足。

七:国企仅限于“非竞争性领域”,其他企业今后不得称为“国企”

国有企业必须撕掉标签,将来我们的公司只有上市和非上市之分,无国企和民营之分。将来的国企应该是一个非竞争性的特定标签,不以市场化、不以盈利为目标。

我认为中国的国企改革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现在面临着很多观念上的、认识上的阻力,最主要的是需要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去看待国有企业改革?看待国有企业和政治市场经济的关系?和我们党的关系?我觉得这是我们国有企业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联系我们Contact Us关闭

请您留言

易招标

感谢留言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关闭发送